胰腺功能检查主要有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粪便检测、尿液检测、功能刺激试验等方法。
1、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评估胰腺功能的基础方法,通过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可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急性胰腺炎时这两项指标会显著升高,慢性胰腺炎则可能出现持续低水平异常。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评估胰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胰岛素分泌不足。
2、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能观察胰腺形态和结构变化,CT和MRI可更清晰显示胰腺实质病变、钙化或导管扩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直接观察胰管系统,对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较高。这些检查能发现胰腺肿瘤、囊肿等占位性病变。
3、粪便检测粪便弹性蛋白酶检测可间接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数值降低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粪便脂肪定量检测能判断脂肪消化吸收情况,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出现脂肪泻。这类无创检查适合长期监测胰腺功能状态。
4、尿液检测尿淀粉酶检测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检测对重度急性胰腺炎有预测价值。部分特殊情况下会检测尿糖来辅助判断胰腺内分泌功能。
5、功能刺激试验胰泌素-促胰酶素试验是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收集胰液分析其成分和分泌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这些试验操作较复杂,多在专科医院开展。
胰腺功能检查需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日常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酒,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胰腺负担。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慢性胰腺炎患者要长期随访胰腺功能变化。检查前应遵医嘱做好空腹等准备,部分特殊检查可能需要提前停用某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