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床全身灸可能引发皮肤灼伤、过敏反应、上火症状及加重某些基础疾病,需谨慎使用。
1、皮肤灼伤艾灸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红肿、水疱,严重时形成永久性瘢痕。操作时需控制温度在40-50摄氏度,单次不超过30分钟。灼伤后应立即冷敷,外用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
2、过敏反应艾叶挥发物可能诱发过敏性皮炎或呼吸道刺激,表现为皮肤瘙痒、打喷嚏等。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前应做小范围测试。出现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外用炉甘石洗剂。
3、阴虚上火过度艾灸会耗伤阴液,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虚火症状。阴虚体质人群每周使用不超过2次,灸后需补充百合银耳汤等滋阴食物。症状明显时可服用知柏地黄丸。
4、疾病加重高血压患者可能因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减退易被烫伤。此类患者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避免在颈动脉、眼球等危险区域施灸。
使用艾灸床前应评估体质,控制频次与时长,灸后多饮温水避免着凉。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