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发臭可能由食物残渣滞留、牙菌斑堆积、龋齿、牙周病、口腔干燥等原因引起。口腔异味通常与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食物残渣滞留牙齿间隙或窝沟滞留食物残渣,经细菌发酵会产生异味。尤其进食高蛋白或含硫食物后更明显。建议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饭后漱口,必要时采用冲牙器辅助清理。长期滞留可能诱发牙龈炎症。
2、牙菌斑堆积牙菌斑中的厌氧菌代谢会产生硫化氢等臭味物质。未及时清除的菌斑会矿化成牙结石,加重口腔异味。每日至少刷牙两次,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抑制菌斑形成。牙结石需通过洗牙清除。
3、龋齿龋洞内腐败的牙体组织和细菌代谢物会产生腐臭味。深龋可能伴随牙髓坏死,产生更强烈的腐败气味。需及时进行龋齿充填治疗,严重者需根管治疗。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
4、牙周病牙周袋内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分解会导致持续性口臭。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重度病例需牙周手术。定期牙周维护能控制病情进展。
5、口腔干燥唾液分泌减少会降低口腔自洁能力,增加细菌繁殖。常见于张口呼吸、药物副作用或干燥综合征患者。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使用人工唾液替代品。夜间使用加湿器改善环境湿度。
保持口腔卫生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饮食上减少大蒜、洋葱等气味强烈食物摄入,增加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清洁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加重口干。若异味持续存在或伴随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排查龋齿、牙周炎等器质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异味时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