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微创手术通常采用腹腔镜技术完成,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进行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主要包括建立气腹、探查腹腔、分离阑尾、结扎血管、切除阑尾、取出标本及缝合切口等步骤。
1、建立气腹:
在脐部切开约1厘米小口,插入气腹针向腹腔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壁与内脏分离形成操作空间。随后置入套管针作为腹腔镜通道,便于观察腹腔内情况。
2、探查腹腔:
通过腹腔镜全面检查腹腔脏器,确认阑尾炎症程度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痛的疾病,如肠梗阻、女性盆腔疾病等。
3、分离阑尾:
在下腹部增加2-3个0.5-1厘米的操作孔,置入抓钳和电凝钩。游离阑尾系膜,电凝切断阑尾动脉,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无出血。
4、切除阑尾:
在阑尾根部约0.5厘米处用切割缝合器或可吸收线双重结扎,切断阑尾。若阑尾穿孔或脓肿形成,需同时进行腹腔冲洗和引流管放置。
5、处理标本:
将切除的阑尾装入标本袋经脐部切口取出。根据炎症程度送病理检查,排除肿瘤等特殊情况。最后排出气腹气体,缝合各切口。
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伤口愈合。建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2周内避免提重物。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复查。定期随访确认炎症完全消退,恢复期可配合腹部按摩缓解手术区域不适感。
创可贴过敏起小泡很痒可通过停止使用创可贴、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创可贴过敏通常由胶布成分刺激、皮肤屏障受损、接触性皮炎、过敏体质、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停止使用创可贴:
立即撕除创可贴并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继续接触致敏物质。选择低敏型医用敷料或无菌纱布替代,减少对伤口的摩擦刺激。过敏期间避免使用含香料或药物的创可贴。
2、局部冷敷: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可缓解瘙痒。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涂抹患处。这类药物能抑制局部免疫反应,缓解红肿瘙痒症状。避免自行使用含抗生素的外用药膏。
4、口服抗组胺药物:
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嗜睡副作用。
5、就医处理:
出现水疱破溃、渗液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医生可能进行斑贴试验确定过敏原,严重者需短期使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继发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过敏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日常选择透气性好的敷料,使用前可在手腕内侧测试是否过敏。伤口愈合后可涂抹维生素E乳促进皮肤修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反复过敏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携带医用抗过敏敷料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