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比ASCUS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临床风险更高。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中,ASC-H提示存在潜在高级别病变可能,需进一步阴道镜检查;ASCUS多与低危型HPV感染或炎症相关,通常建议HPV检测或6-12个月后复查。
1、病理意义:
ASC-H的细胞学改变更接近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约20%-50%病例经活检确诊为CIN2/3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存在明确癌前病变风险。ASCUS的细胞异型性较轻,仅5%-17%可能进展为CIN2+,多数为良性改变。
2、处理流程:
ASC-H需直接转诊阴道镜并多点活检,必要时行宫颈锥切术。ASCUS则优先采用HPV分型检测,高危型阳性者转阴道镜,阴性者可定期细胞学随访,干预强度显著低于ASC-H。
3、病因差异:
ASC-H多与HPV16/18等高危型持续感染相关,病毒DNA整合率较高。ASCUS可能由HPV低危型、一过性感染或宫颈炎引起,部分病例与激素波动、取样误差有关。
4、预后分层:
ASC-H患者2年内进展为HSIL的风险达15%-30%,需密切监测。ASCUS自然消退率超过60%,仅少数持续感染者需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5、伴随症状:
ASC-H可能合并接触性出血、异常分泌物等临床症状。ASCUS通常无症状,偶见生理性白带增多,与宫颈糜烂体征无特异性关联。
建议ASC-H患者严格遵医嘱完成阴道镜评估,避免延误治疗窗口期;ASCUS人群应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接种HPV疫苗、均衡膳食增加深色蔬菜及优质蛋白摄入及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同时注意避免吸烟、多个性伴侣等危险因素。两类结果均需重视长期随访,但ASC-H的临床管理需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