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有密切关联,两者均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常见共同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过敏原。
1、共同发病机制两者均通过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黏膜或结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引发打喷嚏、流涕或眼痒、流泪等症状。
2、过敏原重叠约80%过敏性鼻炎患者合并眼部症状,季节性过敏原如蒿草花粉可同时刺激鼻黏膜和结膜,尘螨等常年性过敏原也会引发双重症状。
3、炎症反应扩散鼻-眼反射弧的存在使鼻腔炎症可通过神经通路影响结膜,鼻腔内炎性分泌物经鼻泪管逆流也可能加重结膜过敏反应。
4、治疗协同性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同时缓解鼻部和眼部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也能间接改善结膜炎症状。
建议同时控制环境过敏原,出现鼻眼联合症状时可考虑过敏原检测,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或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