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存在明确关联,两者均属于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由相同过敏原触发并伴随发生。
过敏性结膜炎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高度相似,均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反应导致。当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接触眼结膜或鼻黏膜时,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发局部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亢进。结膜表现为充血、水肿、流泪及眼痒,鼻黏膜则出现打喷嚏、流清水样涕和鼻塞。约半数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合并眼部症状,而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超过七成伴有鼻部不适,这种鼻眼联动现象被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
部分特殊情况下两者症状可能不完全同步。儿童患者可能以反复揉眼为首发表现,而老年人因鼻黏膜萎缩可能仅突出结膜炎症状。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的患者可能出现药物性鼻炎,此时鼻部症状与过敏无关。极少数情况下,结膜炎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需通过病原学检测鉴别。
建议同时出现鼻眼症状的患者进行过敏原筛查,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但需警惕长期使用鼻用激素可能导致的黏膜萎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模糊、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