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鼻窦炎合并霉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日常护理。霉菌性鼻窦炎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治疗方法包括抗真菌药物、手术清除感染组织以及改善鼻腔环境。
1、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
- 伊曲康唑:口服抗真菌药,适用于广泛性真菌感染。
- 氟康唑:可用于轻度至中度感染,副作用较少。
- 两性霉素B:局部鼻腔冲洗或喷雾,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
2、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感染范围较大时,手术是必要的选择。常见手术方式包括:
-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通过微创技术清除感染组织和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通气功能。
- 鼻窦冲洗术:术后定期冲洗鼻腔,减少真菌残留。
- 鼻窦开放术:适用于严重病例,扩大鼻窦开口,促进引流和愈合。
3、日常护理与预防
改善鼻腔环境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建议:
- 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冲洗,减少干燥和刺激。
- 避免过敏原:减少接触霉菌孢子高发环境,如潮湿的地下室或发霉的墙壁。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手术和日常护理,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疗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科学治疗和良好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