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无法负重行走、局部肿胀淤血等。股骨颈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外伤暴力、长期激素使用等因素引起,需通过X线或CT确诊。
1、髋部疼痛骨折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锐痛,活动时加剧,按压腹股沟区或大转子处疼痛明显。部分老年患者因痛觉迟钝可能仅表现为隐痛,但患侧髋关节主动活动能力必然下降。疼痛可能向膝部放射,易被误诊为膝关节病变。
2、活动受限患肢主动抬举困难,被动活动时可引发剧痛。典型表现为仰卧位时无法完成直腿抬高动作,翻身时需要他人协助。关节囊内骨折因出血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增高,早期即可出现各方向活动障碍。
3、下肢短缩外旋由于骨折端肌肉牵拉,患肢较健侧缩短2-3厘米,足部呈外旋位。仰卧位时可见患侧足尖向外偏斜,严重者外旋角度可达90度。这种畸形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中尤为显著。
4、行走功能障碍患者无法用患肢支撑体重,尝试站立时因疼痛立即放弃。部分嵌插型骨折患者可能勉强行走数步,但步态呈跛行状态。任何形式的负重都会导致骨折移位风险增加。
5、局部肿胀淤血骨折48小时后逐渐出现髋周肿胀,皮肤可能出现淤青。囊外骨折肿胀出现较早,可能伴有皮下血肿。需注意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不一定成正比,部分移位严重的骨折因血液渗入关节腔反而体表肿胀不明显。
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制动,避免患肢旋转或内收动作。饮食需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训练,逐步恢复髋关节活动度。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建议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