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自己是否有抑郁症可通过观察情绪症状、躯体症状、认知功能变化、社会功能评估及专业筛查等方式综合判断。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核心症状,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等表现。
1、情绪症状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特征,表现为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悲伤、空虚或无望。典型症状包括对既往感兴趣的活动明显丧失愉悦感,甚至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哭泣。部分患者会描述情绪像被灰暗的滤镜笼罩,或出现强烈的自责、无价值感。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易激惹而非典型抑郁情绪。
2、躯体症状抑郁症常伴随多种生理异常,如失眠或睡眠过多,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尤为典型。食欲显著增加或下降可能导致体重波动,胃肠不适、慢性疼痛也较常见。部分患者出现性欲减退、月经紊乱,或持续存在的疲劳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这些症状往往无法用其他躯体疾病解释。
3、认知功能变化注意力集中困难、决策能力下降是常见表现,患者可能感觉思维变慢如头脑被迷雾笼罩。记忆力减退多表现为近事遗忘,工作学习效率明显降低。部分患者存在过度反刍思维,即反复思考负面事件,或出现自杀意念等危险认知。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4、社会功能评估观察社交回避行为是否持续存在,如拒绝聚会、长期闭门不出。工作或学业表现是否显著下滑,人际交往是否变得被动疏离。日常自理能力如洗漱、整理等基础活动是否需要他人督促。这些变化需与既往正常状态对比,且排除突发压力事件的影响。
5、专业筛查使用标准化量表如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初步自评,但最终诊断须由精神科医生完成。医生会通过临床访谈评估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排除双相障碍等相似疾病。必要时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状态。诊断依据需符合ICD-11或DSM-5标准中关于重性抑郁发作的定义。
若怀疑存在抑郁倾向,建议记录每日情绪变化与症状表现,避免过度自我诊断。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情绪调节,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可能对改善情绪有帮助。重要提醒:当出现自杀念头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时,须立即联系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经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康复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