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但若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或肝癌等特殊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肝硬化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肝移植手术、脾切除术。
1、药物治疗肝硬化早期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缓解腹水。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长期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需紧急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这类微创操作能有效止血,但需多次重复进行以预防再出血。
3、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建立肝内血管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反复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患者。该治疗创伤较小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4、肝移植手术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时,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手术需匹配供体并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5、脾切除术严重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显著减少时,可考虑切除脾脏改善血象。该手术常与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实施,需评估术后血栓形成风险。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绝对戒酒,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测量腹围和体重。推荐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坚硬粗糙食材划伤曲张静脉。出现呕血、黑便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超声、胃镜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