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属于皮肤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转移性和致死率。其发生与遗传、紫外线暴露、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1、遗传因素
黑色素瘤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某些基因突变(如CDKN2A、BRAF等)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进而发展为黑色素瘤。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2、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是黑色素瘤的主要外部诱因。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增加突变风险。户外工作者或经常进行日光浴的人群应做好防晒措施,如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和衣物。
3、生理因素
皮肤类型和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影响黑色素瘤的发生。肤色较浅的人群因黑色素较少,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患病风险更高。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风险。
4、外伤与病理因素
黑色素瘤可能起源于已有的痣或皮肤损伤。如果痣的形状、颜色、大小发生异常变化,或出现瘙痒、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病理检查是确诊黑色素瘤的金标准,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5、治疗方法
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手术治疗:早期黑色素瘤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必要时进行淋巴结清扫。
- 靶向治疗:针对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使用维莫非尼、达拉非尼等靶向药物。
- 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CTLA-4抑制剂(如伊匹木单抗)可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
黑色素瘤虽然危险,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生存率可显著提高。定期皮肤自查、避免过度紫外线暴露、及时就医是预防和管理黑色素瘤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