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周炎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龈红肿、咀嚼疼痛等症状。牙痛可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龋齿龋齿是牙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由细菌侵蚀牙体硬组织导致。龋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龋洞加深会出现冷热刺激痛、食物嵌塞痛等症状。轻度龋齿可通过填充治疗修复,严重龋损可能需根管治疗或拔牙。日常应注意减少高糖饮食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2、牙髓炎牙髓炎多由深龋发展而来,细菌感染导致牙髓组织发炎。典型表现为自发性阵发痛、夜间痛加重,冷热刺激可诱发剧烈疼痛。急性期需开髓引流缓解压力,后期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出现跳痛症状时应避免患侧咀嚼,及时就诊防止炎症扩散。
3、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常继发于未治疗的牙髓炎,感染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临床特征包括咬合痛、叩击痛,严重时可形成根尖脓肿。治疗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脓肿形成者需配合切开引流。患病期间应避免过硬食物,保持口腔卫生防止二次感染。
4、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易发生冠周软组织炎症,表现为智齿周围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急性期需局部冲洗上药,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反复发作者建议拔除阻生智齿。炎症期间可用淡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与菌斑堆积密切相关。除牙痛外还可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基础治疗包括洁治刮治,中重度患者可能需牙周手术。日常应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
预防牙痛需建立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出现持续性牙痛或伴随面部肿胀、发热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重视口腔健康管理,控制全身疾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