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些疾病在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腔间存在异常通道,可能引起心悸、气促、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
1、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指左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存在异常开口,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缺损较小时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缺损会导致肺循环血量增加,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确诊后可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常用封堵器如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2、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全形成的通道,约占先心病的10%。多数患者儿童期症状轻微,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继发孔型缺损可选择介入封堵治疗,原发孔型需外科手术修补,临床常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3、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血管未正常闭合,占先心病的5%-10%。典型体征为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治疗可采用介入封堵或手术结扎,常用弹簧圈封堵器或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紫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部分患者可能随病情进展需要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进行心脏超声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