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肝细胞变化主要有肝细胞水肿、嗜酸性变、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等。
1、肝细胞水肿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呈空网状,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与病毒直接损伤及免疫反应有关,可通过休息和护肝药物改善。
2、嗜酸性变肝细胞胞质浓缩红染,核固缩深染,多出现在肝炎进展期,提示细胞凋亡启动,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并给予抗病毒治疗。
3、肝细胞坏死表现为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或桥接坏死,程度与病毒载量相关,重度坏死需联合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4、脂肪变性肝细胞胞质内出现脂滴空泡,常见于慢性肝炎合并代谢异常,需控制血脂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展为脂肪性肝炎。
建议病毒性肝炎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肝脏超声,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