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可通过血液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检查、CT或MRI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等方式诊断,通常由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1、血液检测甲胎蛋白是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数值异常升高需警惕。慢性肝炎患者需每半年监测,肝硬化患者建议联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提高准确性。
2、超声检查腹部超声能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肝内占位,具有无创便捷优势。脂肪肝患者需结合造影增强技术鉴别血管瘤等良性病变。
3、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MRI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血管浸润情况,诊断准确率超过90%。门静脉癌栓患者需追加PET-CT评估远处转移。
4、病理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是确诊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病例。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采用液体活检检测循环肿瘤DNA。
高危人群应戒烟限酒,避免霉变食物,乙肝携带者需规律抗病毒治疗并每6个月进行肝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