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血液传播三种方式传染。
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传染性相对较低但需警惕。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破损皮肤接触患者开放性皮损的分泌物或脓液,如医护人员未戴手套处理伤口。间接接触传播可能通过共用剃须刀、毛巾等个人物品,或接触被菌体污染的衣物、床单等。血液传播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扩散至皮肤。该病通常伴随局部红斑、结节、溃疡久治不愈等症状,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合并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同时做好个人物品消毒隔离。日常应加强营养摄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