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通常可以根治,但需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足疗程用药。多数患者经过6-9个月的规范抗结核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部分皮损较深的患者可能遗留瘢痕或色素沉着,但结核感染可被完全控制。
少数合并免疫缺陷、耐药结核感染或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可能面临治疗困难。这类情况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阿米卡星注射液等,疗程可能延长至12-18个月。严重皮肤溃疡患者需配合局部清创护理,极少数广泛皮损者可能需手术切除病灶。
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抓挠皮损。痊愈后仍需定期复查胸部X线及皮损变化,监测是否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