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外伤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清洁、药物缓解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耳道清洁不当或游泳进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流脓。治疗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并保持耳道干燥。
2、病毒感染:感冒或流感病毒可能蔓延至耳道,引发耳闷、耳鸣。可选用阿昔洛韦滴耳液等抗病毒药物,同时治疗原发感染。
3、外伤刺激:掏耳不当或异物损伤耳道皮肤,导致红肿疼痛。需停止掏耳行为,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预防感染。
4、过敏反应:染发剂或洗发水成分可能诱发耳道过敏,伴随瘙痒、脱屑。需远离过敏原,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日常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出现持续耳痛、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