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荨麻疹可能由食物过敏、感染因素、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风团伴瘙痒,严重时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
1、食物过敏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进食鱼虾、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后可能诱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慢性病例建议做过敏原检测。
2、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会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6周以上的荨麻疹,此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灶。
3、物理刺激冷热变化、日光照射、皮肤受压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皮肤肥大细胞。表现为划痕症或寒冷性荨麻疹,建议家长避免孩子接触极端温度环境,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为宜。
4、药物反应青霉素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作为半抗原引发变态反应。若服药后出现风团扩散或喉头水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笔急救。
5、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伴发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每日发作超过6周,需检测抗核抗体等指标,可遵医嘱联合使用奥马珠单抗调节免疫。
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宽松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饮食上暂停可疑致敏食物2-4周,逐步尝试单一食物排除法。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40%-60%为宜。急性发作时可冷敷患处,若出现眼睑肿胀、声音嘶哑等血管性水肿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查血清IgE水平与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