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药物主要有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卡非佐米、达雷妥尤单抗等。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关键通路,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凋亡。
1、硼替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蛋白质降解导致凋亡,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血小板减少。
2、来那度胺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微环境作用,需注意深静脉血栓和骨髓抑制风险。
3、卡非佐米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硼替佐米耐药患者有效,可能引起心脏毒性和呼吸困难。
4、达雷妥尤单抗CD38单克隆抗体,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常见输注反应和感染风险增加。
靶向药物需严格遵循血液科医师指导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靶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