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肌瘤引起明显症状、影响生育功能或怀疑恶变的情况。主要适应症包括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肌瘤压迫引起尿频便秘、肌瘤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肌瘤短期内快速增大、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等。
1、严重贫血: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显著增多或经期延长,长期失血会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贫血程度达到中度以上,需考虑手术剔除肌瘤以控制出血。
2、压迫症状:
体积较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里急后重。若压迫输尿管可能引发肾积水。这类压迫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3、生育障碍:
黏膜下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影响胚胎着床,肌壁间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运输。对于合并不孕或反复流产的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后,直径超过4厘米的肌瘤建议在孕前切除。
4、肌瘤快速增长:
绝经前女性肌瘤年增长超过2厘米,或绝经后肌瘤未缩小反而增大,需警惕肌瘤恶变可能。这类情况需通过手术获取病理标本明确诊断,排除子宫肉瘤等恶性肿瘤。
5、特殊部位肌瘤:
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特殊位置的肌瘤可能造成解剖结构异常,增加手术难度。这类肌瘤通常建议在体积较小时尽早手术,避免后期处理困难。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两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促进伤口愈合,多食用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帮助恢复膀胱功能,术后三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豆制品摄入量,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复发。
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1、药物治疗:
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等,这类药物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肌瘤生长。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肌瘤变化情况。
2、子宫肌瘤剔除术:
通过手术仅切除肌瘤组织而保留子宫,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可能存在肌瘤复发的风险。
3、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介入放射技术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该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受损等并发症。适合希望保留子宫且肌瘤血供丰富的患者。
4、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利用超声波精准聚焦产生高温消融肌瘤组织。该方式无创、恢复快,但可能受肌瘤位置和大小限制。适合不愿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5、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严重或无生育需求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可彻底解决肌瘤问题但会丧失生育功能。
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后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遵医嘱定期复查。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