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一般不建议用双氧水清洗。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症,双氧水可能刺激耳道黏膜,导致不适或加重损伤。若存在鼓膜穿孔,双氧水进入中耳腔可能引发眩晕或听力损伤。
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增多时,可使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外耳道。生理盐水与人体渗透压相近,不会刺激黏膜,能帮助清除分泌物。清洁时需将头部倾斜,用无菌棉球蘸取少量液体擦拭外耳道口,避免深入耳道。操作前应洗净双手,防止细菌感染。
若耳道分泌物黏稠或结痂,可遵医嘱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软化。硼酸酒精具有轻微抗菌作用,能缓解炎症反应。使用时将药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体位3-5分钟,每日不超过2次。禁止自行使用双氧水、碘伏等强氧化性液体冲洗,这类液体可能破坏耳道酸性环境,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阻挡进水。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鼓膜压力的行为。若出现耳痛加剧、发热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或进行鼓膜穿刺引流等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