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手足口病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通常为3-7天,期间病毒已存在于患者体内,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他人。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及时就医。
1、手足口病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内,病毒已在患者体内复制,尽管症状尚未显现,但病毒可通过唾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传播风险更高。
2、预防措施
- 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 环境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如玩具、桌椅等。
3、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抑制病毒复制。
- 饮食调理: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 休息护理: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4、就医建议
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呕吐、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在潜伏期已具有传染性,预防是关键。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重症症状,务必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