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预防传染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感染源,接种疫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传染途径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原携带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HB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纹身或穿耳洞时使用未消毒的器械。
- 性接触传播: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传播病毒。
- 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
2、预防措施
-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未感染人群及时接种。
- 避免高危行为: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 母婴阻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如新生儿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治疗方法
乙肝病原携带者虽不一定需要立即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若病毒活跃或肝功能异常,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
- 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
- 免疫调节治疗:如干扰素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饮酒、保持健康饮食(如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以增强体质。
乙肝病原携带者虽具有传染性,但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携带者定期检查,遵医嘱治疗,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他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