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婴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补液、控制感染、调整饮食和预防并发症。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补液治疗
婴儿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补液是治疗的首要原则。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输液。补液时需根据婴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2、控制感染
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病毒性腹泻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寄生虫感染则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或阿苯达唑。用药前需明确病原体,避免滥用抗生素。
3、调整饮食
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避免禁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胡萝卜泥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4、预防并发症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及时发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迹象。注意臀部护理,避免尿布疹。腹泻停止后,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婴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采取综合措施,补液、控制感染、调整饮食和预防并发症是关键。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护理和合理治疗,大多数婴儿感染性腹泻可得到有效控制并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