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10点多毫摩尔每升属于明显升高,建议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失效、胰岛素抵抗、应激反应或未确诊的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手段明确原因。
空腹血糖升高时,首先需排查测量误差,如采血前8小时内是否摄入含糖食物或剧烈运动。若确认数值准确,应回顾近期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和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的比例。同时检查降糖药物是否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药需按时按量使用。对于已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评估是否存在注射部位脂肪增生或剂量不足,必要时调整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基础胰岛素用量。若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应立即检测尿酮体。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规律。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同步控制,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血糖持续高于13.9毫摩尔每升时,须警惕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应及时急诊处理。妊娠期出现空腹血糖升高需立即转诊产科糖尿病门诊。
除规范用药外,建议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空腹运动。饮食采用定时定量分餐制,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鹰嘴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等并发症评估。所有降糖方案调整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增减药物剂量。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反应时立即进食15克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