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出现大量血块且持续不净需排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建议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凝血功能筛查、宫腔镜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可初步判断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区有无异常。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常可触及子宫均匀增大或表面凹凸不平,可能提示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检查时需同时观察宫颈有无赘生物及出血点。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性病变及肌层异常回声。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子宫肌瘤可见肌层低回声结节。超声检查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宫腔病变检出率可达90%以上。
3、激素水平检测:
月经第2-4天抽血查性激素六项可评估卵巢功能。促卵泡激素升高伴雌激素降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孕酮水平异常可能反映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月经紊乱,需同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
4、凝血功能筛查:
血常规可发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四项能识别凝血因子缺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伴血块,血友病携带者常有月经持续时间延长。严重贫血患者需进一步排查骨髓造血功能。
5、宫腔镜检查:
对于超声提示宫腔异常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宫腔镜能直视宫腔环境并取活检。子宫内膜癌患者常见宫腔菜花样赘生物,子宫内膜增生可表现为内膜增厚伴不规则血管。检查同时可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操作。
日常需记录月经周期、出血量及血块大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建议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包括宫颈癌筛查和乳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