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酸痛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缓解、姿势矫正、核心肌群锻炼、中医推拿等方式治疗。腰椎酸痛通常由肌肉劳损、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腰椎小关节紊乱、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热敷理疗:
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40-45℃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日敷患处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红外线理疗仪也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但急性期肿胀时禁用。
2、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能缓解肌紧张。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姿势矫正:
保持正确坐姿需腰部垫靠枕,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站立时收腹提臀,搬重物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
4、核心肌群锻炼:
平板支撑可增强腹横肌力量,每天3组每组30秒。臀桥训练能强化竖脊肌,仰卧位屈膝抬臀保持5秒,重复15次。游泳和瑜伽中的猫牛式也有助于改善腰椎稳定性。
5、中医推拿:
循经点按肾俞、大肠俞等穴位可通络止痛,配合滚法、揉法等手法松解筋膜粘连。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急性外伤或骨质疏松严重者慎用,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
日常应避免腰部受凉,空调房可佩戴护腰。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量豆制品。建议每周进行3次低冲击有氧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单次不超过1小时。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腰椎压力,晨起前可先做腰部伸展再下床。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