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可能引发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心脏早搏的危害主要有影响心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基础心脏病、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猝死风险。
1、影响心脏功能:
频繁的心脏早搏会干扰心脏正常收缩节律,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长期持续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弱,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表现。
2、诱发心律失常:
心脏早搏可能触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这些恶性心律失常会突然中断心脏泵血功能,造成脑部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部分患者需要安装心脏除颤器预防猝死。
3、加重基础心脏病:
对于冠心病、心肌病患者,心脏早搏会加重心肌缺血或心脏结构异常。每次异常搏动都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或加速心肌病变进展。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早搏频率。
4、降低生活质量:
心脏早搏带来的心悸、胸闷等症状会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部分患者因担心猝死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症状明显者需要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
5、增加猝死风险:
严重的心脏早搏,特别是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诱发心室颤动导致猝死。心肌梗死后的频发室性早搏是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建议心脏早搏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合并基础心脏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头晕、黑朦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