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尘螨过敏、冷空气刺激、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因素。
1、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儿可能出现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或口服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者。
2、肺炎链球菌感染细菌性支气管炎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典型表现为高热、脓性痰、呼吸急促等。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3、尘螨过敏过敏体质儿童接触尘螨等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支气管炎,特征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建议家长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或氯雷他定糖浆。环境控制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
4、冷空气刺激寒冷季节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可导致支气管收缩,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气促。家长应为患儿做好颈部保暖,外出时佩戴口罩。雾化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先天性免疫缺陷少数患儿因IgA缺乏等免疫缺陷易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必要时进行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家长应特别注意预防接种,避免带患儿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预防小儿支气管炎需注意保持适宜室温湿度,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急性期应保证充分休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