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康复训练、控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
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静脉溶栓,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栓能快速恢复血流,但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错过时间窗的患者可采用动脉取栓等血管内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期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复发,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双抗治疗适用于特定高危人群,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吞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康复需循序渐进,由专业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4、控制危险因素:
需严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5、手术治疗:
大面积脑梗伴严重脑水肿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颈动脉狭窄超过70%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预防再发。
脑梗恢复期需注意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吞咽困难者应调整食物质地,预防误吸。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家属需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3-6个月是功能恢复的关键期。出现头晕、言语不清等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