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可能由先天禀赋不足、过度劳累、慢性咳嗽、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养、适度运动、避免外感等方式改善。
1、先天禀赋不足部分人群因父母体质虚弱导致肺气先天不足,表现为易感冒、气短乏力。建议通过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锻炼,可遵医嘱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生脉饮等补益肺气的中成药。
2、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或剧烈运动耗伤肺气,常见气促、自汗等症状。需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日常可食用山药、百合等补肺食材,必要时使用黄芪颗粒、参苓白术散、蛤蚧定喘丸等药物。
3、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哮喘未愈会损伤肺络,伴随咳痰、胸闷等表现。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用止嗽散、杏苏散、桑菊饮等方剂,缓解期着重补肺固表。
4、久病体虚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肺失濡养,多见语音低微、动则气喘。需积极治疗基础病,配合党参、冬虫夏草等药膳调理,必要时使用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固本咳喘片等中成药。
肺气虚患者应避免接触冷空气及粉尘,坚持太极拳等缓和运动,饮食宜温补但忌油腻,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