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初期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胃癌初期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胃息肉恶变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该手术通过内镜直接切除病变组织,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出血或穿孔,需配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促进创面愈合。患者术后1年内需每3个月复查胃镜。
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适用于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的病例。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完成胃部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相比开腹手术具有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使用止痛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并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
3、化疗化疗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常用方案包含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可杀灭潜在转移灶。化疗期间可能出现骨髓抑制,需定期检测血常规。使用止吐药如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可缓解消化道反应。治疗周期通常为4-6个疗程。
4、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采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该药物能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脏功能,可能出现发热或过敏反应。平均治疗周期为1年,需配合CT评估疗效。
5、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晚期胃癌。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或结肠炎。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用药期间每2个月需进行影像学评估。该治疗可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胃癌初期患者治疗后需保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软烂面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3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散步促进胃肠蠕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戒烟戒酒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