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出现竖纹可能与生理性老化、营养不良、外伤、银屑病、扁平苔藓等因素有关。竖纹本身多为正常衰老表现,但伴随其他症状时可能提示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
1、生理性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指甲基质细胞再生能力下降,角质层排列出现轻微紊乱,形成纵向细纹。这种竖纹通常均匀分布、无颜色改变,属于自然老化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手部保湿可减缓纹路加重。
2、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12或铁元素时,指甲生长板细胞分裂异常,可能出现多条纵向凹陷纹。这类竖纹常伴随指甲变薄、易断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瘦肉、鸡蛋、深绿色蔬菜摄入有助于缓解。
3、外伤刺激:
指甲根部受到挤压或化学物质侵蚀后,局部基质受损会导致单条明显竖纹。常见于美甲过度打磨、重物砸伤等情况。纹路会随指甲生长逐渐向远端移动,一般6-8个月可自行消失。
4、银屑病甲改变:
银屑病患者约50%会出现指甲点状凹陷或纵嵴,纹路较深且可能伴随甲板增厚、甲床分离。这与皮肤角化异常有关,需通过局部糖皮质激素药膏或光疗控制原发病。
5、扁平苔藓影响:
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指甲基质炎症,形成特征性纵沟或纵脊,严重时出现甲板分裂。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口腔黏膜白纹或皮肤紫红色丘疹,需进行皮肤活检确诊。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修甲或接触强酸强碱物质,保证每日摄入30克优质蛋白质及适量坚果。若竖纹突然增多、伴随甲板颜色改变或全身症状,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甲真菌镜检、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定期观察指甲生长速度也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正常成人指甲每月生长约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