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出现肠梗阻需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医生评估综合判断。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粪石阻塞、肿瘤压迫或妊娠子宫增大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1、症状识别持续性脐周或下腹绞痛是肠梗阻的核心症状,疼痛可能阵发性加剧。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出现粪样物。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高位梗阻腹胀较轻,低位梗阻腹胀显著。完全性梗阻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但早期或部分梗阻仍可能有少量排气。
2、体格检查医生触诊可发现腹部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妊娠期子宫增大可能干扰触诊结果,需注意鉴别。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肿瘤或粪块堵塞,但孕妇操作需谨慎。
3、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和肠袢扩张,但妊娠早期应避免辐射。超声检查安全无创,可观察肠管蠕动和积液情况。MRI无电离辐射,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和病因,是妊娠中晚期首选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和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氯。血气分析可发现代谢性酸中毒,D-二聚体升高需警惕肠系膜血管病变。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5、鉴别诊断需与妊娠剧吐、急性胃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疾病区分。妊娠期子宫右旋可能导致阑尾位置改变,增加诊断难度。肠梗阻伴发热、血便时需排除炎症性肠病急性发作。
孕妇怀疑肠梗阻应立即禁食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胎心变化,营养支持可选择肠外营养。术后康复期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首选低渣流食,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适当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定期产检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出现宫缩或阴道流血需及时告知保持排便规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