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子宫全切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心理调适、激素管理及定期复查。术后恢复涉及感染防控、排尿功能恢复、淋巴水肿预防、性生活调整和长期随访五个方面。
1、伤口护理:
术后7-10天内保持腹部切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医用腹带可减轻疼痛,但需每4小时松开透气。淋浴时建议使用防水敷贴,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若出现发热或切口剧痛需立即就医。
2、排尿管理:
因手术可能影响膀胱神经,约30%患者会出现暂时性尿潴留。拔除导尿管后应定时排尿,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刺激排尿反射。术后1个月内避免憋尿,夜间排尿不少于2次。持续尿失禁需进行盆底肌训练。
3、淋巴水肿:
淋巴结清扫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达15%-20%。术后3个月起需每日测量腿围,穿戴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垫高下肢。出现皮肤发硬或凹陷性水肿时需进行专业淋巴引流。
4、激素替代:
保留卵巢者需监测激素水平,切除卵巢者应在术后1个月评估雌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性。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可缓解潮热,但乳腺癌高危人群慎用。同时需每年检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5、随访计划: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TCT+HPV,3-5年每半年检查盆腔MRI。长期随访需关注阴道残端癌变,异常出血需立即活检。建议接种HPV疫苗预防其他型别感染,保持单一性伴侣降低复发风险。
术后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钙摄入不低于1000毫克。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或瑜伽等低强度活动。保持会阴部清洁,使用pH4.5的弱酸性护理液。心理方面建议参加病友互助小组,配偶应共同参与康复指导。术后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可恢复性生活,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轻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