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包括切口制作、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和切口闭合五个步骤。
1、切口制作:
在角膜边缘制作约2-3毫米的微小切口,作为手术器械进入眼内的通道。切口通常选择在透明角膜处,具有自行闭合的特点,可减少术后散光。切口制作需保持平整光滑,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连续环形撕囊:
使用撕囊镊在前囊膜中央制作直径约5-6毫米的圆形开口,为后续超声乳化提供操作空间。撕囊需保持边缘光滑完整,避免放射状撕裂。该步骤直接影响人工晶体的居中性和稳定性。
3、超声乳化吸除:
通过超声乳化手柄将混浊的晶状体核粉碎并吸除。超声能量需根据核硬度分级调整,避免损伤角膜内皮。同时灌注平衡盐溶液维持前房深度,保护眼内组织结构。
4、人工晶体植入:
将折叠式人工晶体通过推注器植入囊袋内。晶体材料可选择疏水性丙烯酸酯或亲水性丙烯酸酯,度数需术前精确计算。植入后需调整晶体位置,确保光学中心与视轴重合。
5、切口闭合:
手术切口通常无需缝合,通过注水恢复前房压力使其自行闭合。若存在渗漏可选择性缝合1针。术后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纱布遮盖保护术眼。
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定期复查视力、眼压和人工晶体位置,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下降需及时就诊。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外出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紫外线伤害。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控制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白内障手术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疼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不适。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通常采用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术中无痛感,术后疼痛感较轻。
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麻醉药物,患者不会感受到疼痛。手术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十分钟内完成。术后麻醉效果消退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轻微异物感或酸胀感,这种不适通常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人工泪液或消炎眼药水,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极少数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或术后并发症出现较明显疼痛。术后感染、眼压升高或角膜水肿等情况可能导致眼部疼痛加剧。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视力突然下降或眼红加重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检查。术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可有效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白内障手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保持眼部清洁,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眼药水。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进入眼睛,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有助于眼部恢复。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