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需要通过B超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激素水平检测来诊断。诊断依据主要有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B超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排除其他疾病、内分泌检查异常。
1、月经异常月经稀发或闭经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诊断标准之一。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超过35天,每年月经次数少于8次,或停经时间超过3个月。这种月经紊乱主要与排卵功能障碍有关,长期无排卵会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
2、高雄激素表现临床表现为多毛、痤疮、雄激素性脱发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睾酮水平升高或游离雄激素指数增高。高雄激素会干扰卵泡正常发育,导致卵泡停滞在不同发育阶段,形成卵巢多囊样改变。
3、B超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每侧卵巢内有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排列在卵巢周边。这种"项链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需注意青春期女性及口服避孕药者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4、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而出现月经紊乱和雄激素升高表现。
5、内分泌检查异常常见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增高、胰岛素抵抗等。这些内分泌异常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卵泡发育障碍密切相关,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生理的重要环节。
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满足鹿特丹标准中的至少两项: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表现或生化指标、卵巢多囊样改变。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长期管理需关注代谢异常和生殖健康,定期复查血糖、血脂和子宫内膜情况。出现月经紊乱、不孕或多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内分泌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