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肾虚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但可能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尿毒症的发生与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原发疾病。
1、肾虚本质中医肾虚指肾精不足或阴阳失调,表现为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等,多为功能性改变,与西医器质性肾损伤有本质区别。
2、疾病进展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表现,需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发展,单纯肾虚若无合并器质性病变,极少进展至尿毒症。
3、危险因素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与肾虚症状重叠时易被忽视,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
4、预防措施合并基础疾病者应规范治疗,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肾虚症状明显时可中医调理,但出现水肿、贫血等警示症状需立即肾内科就诊。
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每年体检时增加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