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五大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低血糖症、乳酸性酸中毒和感染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的代谢紊乱。患者体内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引起血液酸化。典型表现为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恶心呕吐、脱水及意识障碍。需立即静脉补液并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常超过33.3毫摩尔/升。特征性表现为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及神经精神症状。治疗重点在于缓慢纠正脱水,24小时补液量可达6-10升,同时需密切监测血糖下降速度。
3、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多由降糖药物过量或进食不足引发。当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时出现心悸、出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轻症立即进食含糖食物,重症需静脉推注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块应急。
4、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多见于服用双胍类药物患者。组织缺氧导致乳酸堆积,表现为深大呼吸、腹痛、低血压。血乳酸浓度超过5毫摩尔/升可确诊。需停用致病药物,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感染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皮肤脓肿、足部感染、尿路感染等。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同时免疫功能受损。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治疗需控制血糖、清创引流,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避免擅自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意识改变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足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外伤感染。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适度有氧运动维持血糖稳定。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含糖食品,便于突发低血糖时及时处理。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包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心肌损伤程度、病毒类型及个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1、心律失常:
心肌炎症导致电传导系统异常是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常见表现为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出现室颤。急性期需心电监护,部分患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恢复期持续心悸者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2、心力衰竭:
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会引发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下降。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联合使用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重症需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3、心源性休克:
大面积心肌坏死导致泵功能急剧衰竭,属于危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血压骤降、四肢厥冷及意识障碍,需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管活性药物及机械循环支持。
4、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炎症反应引起心室腔扩大和心肌变薄,多见于未规范治疗的患者。早期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后期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需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终末期需心脏移植评估。
5、心包炎:
病毒感染累及心包膜时会产生胸痛和心包摩擦音,部分发展为心包填塞。心超检查可见心包积液,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大量积液需行心包穿刺引流。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康复期需严格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太极拳或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每日钠盐在3克以内。保持规律作息,监测晨起心率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症状及时复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