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体重下降等。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规范用药和改善生活环境。
1、结核病的病因
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细菌会通过飞沫进入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感染后,细菌可能在体内潜伏多年,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病。遗传因素、营养不良、长期压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都会增加发病风险。
2、结核病的治疗
结核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疗程较长,一般为6个月至1年。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这些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耐药性产生。对于耐药性结核病,可能需要使用二线药物或延长疗程。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肺叶切除或脓肿引流。
3、预防结核病的措施
预防结核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免疫力和减少接触感染源。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尤其对儿童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佩戴口罩等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概率。
结核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发病风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