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对女性身体可能产生短期或长期影响,主要包括骨髓抑制、生殖系统损伤、内分泌紊乱、皮肤黏膜损害及心血管风险增加。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放疗若涉及骨盆区域可能加重骨髓抑制。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促造血药物。
2、生殖系统损伤:
化疗和盆腔放疗可能直接损伤卵巢功能,导致闭经或不孕。年轻患者可考虑卵子冷冻等生育力保存措施。激素治疗如他莫昔芬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厚,需定期妇科检查。
3、内分泌紊乱:
激素治疗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引发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症状明显时可进行内分泌替代治疗。
4、皮肤黏膜损害:
放疗区域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或溃烂。化疗常见口腔黏膜炎,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温和清洁剂和保湿剂可缓解皮肤症状。
5、心血管风险:
部分化疗药物如蒽环类可能引发心肌损伤,激素治疗可能增加血栓风险。治疗前后需评估心功能,控制血压血脂,必要时使用心脏保护药物。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选择温和运动如瑜伽或散步以维持体能;严格遵医嘱复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长期随访需关注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迟发效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