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射病的治疗需要立即降温并补充液体,其症状包括高热、意识障碍等,通常由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引起。快速降温、补液和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同时需预防并发症。
1、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与高温环境暴露有关;劳力型热射病则多发于健康人群,通常由高强度运动或体力劳动引发。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机制失调,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温急剧升高,超过40℃,进而引发多器官损伤。
2、热射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无汗、意识障碍如谵妄、昏迷、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如肝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高热是核心症状,需通过体温监测及时识别。
3、治疗热射病的关键是快速降温。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使用冰袋、冷毛巾或冷水擦拭身体,尤其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有条件时可使用冰水浸泡或冷风扇辅助降温。降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体温,避免体温过低。
4、补液是治疗的另一重要环节。热射病患者常伴有严重脱水,需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和尿量调整,避免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5、药物治疗可辅助降温并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镇静剂如地西泮以及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对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利尿剂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预防热射病的关键是避免高温环境暴露和过度体力活动。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穿着透气衣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儿童更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需立即采取降温、补液和药物治疗等措施。通过快速识别症状、及时干预和有效预防,可显著降低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温环境下,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暑措施,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