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亢是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理状态,可能由妊娠剧吐、Graves病、甲状腺炎、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药物控制、定期监测、碘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管理。
1、妊娠剧吐:妊娠早期剧烈呕吐可能导致短暂性甲亢,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通常伴随体重下降和脱水,多数情况下随妊娠进展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Graves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妊娠期甲亢最常见病因,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有关,表现为心悸、消瘦、眼球突出,需使用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
3、甲状腺炎:亚急性或产后甲状腺炎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通常伴随颈部疼痛和发热,甲亢期多为暂时性,必要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
4、垂体病变:罕见情况下垂体TSH瘤或绒毛膜癌可能导致甲亢,表现为持续甲状腺激素升高伴TSH异常,需通过MRI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妊娠期甲亢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剧烈情绪波动,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