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在中医中主要分为风寒袭络型、风热袭络型、气血不足型、痰瘀阻络型四种证型。
1、风寒袭络型多因面部受风寒侵袭导致经络阻滞,表现为突发口眼歪斜伴恶寒无汗。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可选用牵正散加减,常用中药有白附子、全蝎、僵蚕。
2、风热袭络型常因外感风热邪毒侵袭经络,出现面肌麻痹伴咽痛发热。治疗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合牵正散,常用菊花、连翘、板蓝根等药物。
3、气血不足型多由气血亏虚致脉络失养,症状为渐进性面瘫伴面色苍白。治疗需益气养血通络,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黄芪、当归、川芎等药材。
4、痰瘀阻络型因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所致,表现为面肌僵硬伴舌紫暗。治法需化痰祛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常用丹参、红花、地龙等活血药物。
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急性期可配合针灸治疗,恢复期建议进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日常注意避风寒并保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