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主要风险包括生殖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升高、经血逆流、性交疼痛以及月经周期紊乱。
1、生殖系统感染: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酸碱度改变,防御能力下降。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增加阴道炎、宫颈炎甚至盆腔炎风险。建议经期结束后复查分泌物,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风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或不孕。建议出现下腹坠胀、排便疼痛等症状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3、经血逆流:
性行为时盆底肌肉收缩可能改变宫腔压力,导致经血逆流至输卵管甚至腹腔。可能引发持续性下腹痛,长期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同房后出现剧烈腹痛需排除黄体破裂等急症。
4、性交不适:
经期盆腔充血会使阴道黏膜敏感度增加,可能产生摩擦疼痛。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加剧子宫收缩痛。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轻不适,避免压迫下腹部的体位。
5、月经紊乱:
性刺激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导致月经周期改变或经量异常。通常1-2个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出现月经推迟、经期延长需检查激素水平。
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可适量饮用姜茶、红糖水等温性饮品缓解不适,避免生冷辛辣食物。经期后三天再恢复同房更为安全,同房后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发热应及时妇科就诊。适度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经血排出,但需避免游泳、骑自行车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