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导致的髋关节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药或肌肉松弛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等口服药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有效减轻肌腱炎引发的髋关节肿胀和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需注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2、局部外用药: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局部抗炎效果,适合不愿口服药物或存在胃肠道风险的患者。使用时需避开破损皮肤,可能出现皮肤刺激等局部反应。
3、肌肉松弛剂:
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可缓解肌腱炎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紧张状态,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该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4、中成药制剂:
活血止痛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可作为辅助治疗选择。中药成分复杂,使用前需明确无相关药物过敏史,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营养补充剂:
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等软骨保护剂可促进肌腱组织修复,长期使用可能改善关节功能。这类补充剂起效较慢,需持续服用2-3个月才能显现效果,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急性期减少髋关节负重活动,局部冰敷可缓解肿胀疼痛。恢复期可进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如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逐步增强股四头肌和臀肌力量。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和优质蛋白质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炎症反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物理治疗或局部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