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可通过行为干预、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报警器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膀胱容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1、行为干预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排尿习惯,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日间每2小时提醒排尿一次,记录排尿日记以观察改善情况。
2、膀胱训练通过延迟排尿逐渐增加膀胱容量,家长需鼓励孩子白天有尿意时适当忍耐,从延迟1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5分钟。
3、药物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奥昔布宁片、丙咪嗪片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头痛或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4、报警器治疗尿湿报警器通过声音震动唤醒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家长需协助佩戴并坚持使用8-12周,有效率可达较高水平。
治疗期间家长应避免责骂,晚餐减少高盐高糖食物,白天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中断排尿练习,持续3个月无效需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