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一般能完全康复,康复程度与骨折类型、治疗方式及后期护理密切相关。
锁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跌倒时手臂伸展导致,常见于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骨折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见皮肤隆起或畸形。临床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类。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通常采用八字绷带固定4-6周,配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手术治疗针对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常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或髓内钉固定术,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康复期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钟摆训练等渐进式功能锻炼。
若骨折累及邻近血管神经或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可能遗留轻度功能障碍。儿童锁骨骨折愈合能力较强,多数不会影响骨骼发育;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导致愈合延迟。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西蓝花等食物补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术后6-8周需复查评估骨愈合情况,完全恢复日常活动通常需要3-6个月。
康复期间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吸烟及饮酒影响骨骼愈合。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愈合进度调整锻炼强度,通常12个月后骨折线完全消失即达到临床愈合标准。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排除骨不连或内固定失效等情况。